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其中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作“元宇宙”。
书中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未来虚拟空间,现实人类与虚拟人共同生活在这个虚拟空间里,那就是元宇宙(METAVERSE)。书中描述了元宇宙的百老汇、香榭丽舍大道:它是一条灯火辉煌的主干道,反射在阿弘的目镜中,能够被眼睛看到,能够被缩小,被倒转。它并不真正存在,但那里正有数百万人在街上往来穿行。
斯蒂芬森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今天熟知的社交软件、移动互联网、5G、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ER(拟真现实)、BCI(脑机接口)、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还远未到来。斯蒂芬森当时也许不会想到,仅仅不到30年,他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已经有了不少成为现实的技术基础,而他所创造的“元宇宙”一词会在2021年成为资本圈和科技圈的大热话题,国内腾讯、字节跳动等纷纷进入相关领域,国外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也均已布局。
《雪崩》中的METAVERSE是一个合成词,由Meta(超越)+Verse(宇宙)合成,字面含义就是“超越于现实宇宙的另外一个宇宙”。《雪崩》中对元宇宙的解释是: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除了吃饭、睡觉需要在现实中完成,其余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
从本质上说,元宇宙是一个由无数相互关联的虚拟社区组成的世界,人们可以使用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增强现实眼镜、智能手机应用或其他设备在这里见面、工作和娱乐。
关注新兴技术的分析师维多利亚·佩特罗克说:“这是互联世界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所有这些东西都开始集中到一个无缝衔接的平行宇宙里,所以你将像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生活在虚拟世界中。”
美国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提出的“元宇宙”,打算让真人置身网络。他在演讲视频里说:“下个阶段的平台和媒体,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你将不仅仅是从旁观看,而是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这就是‘元宇宙’。”他举例,“当我把小孩的视频发给我父母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就像和我们在一起一样,而不是只通过一个小小的屏幕观看;当你和朋友玩游戏时,你会觉得跟他们同处同一世界,而不是独自面对电脑。”
他在视频里还呈现出多种设想的“元宇宙”场景,比如开会时,真人、虚拟人、机器人出现在同一空间中,有人坐在桌前,有人飘在空中。一位女士想通过网络连线分享自己在现实街道上看到的涂鸦,这幅涂鸦瞬间就逼真地展现在所有人眼前,仿佛大家都置身于那条街道。
紧随其后,不少互联网从业者也纷纷抛出自己对“元宇宙”的理解。有的说,这事精彩就精彩在它的不确定性上,“创新是循环的,我们创造的新奇技术可以激发更多创新”;有的说,人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比如现在我们以为AR(增强现实)是进入虚拟世界的通道,但未来它可能还将成为我们回到真实世界的纽带,允许我们从完全虚拟的沉浸感之中解脱一会儿,但又不用彻底掉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给元宇宙下了一个较为规整的定义: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这串概念下面还有一排小字:“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断丰富着它的含义。
以今天的技术基础来看,在未来10年,元宇宙很可能将依旧以社交、游戏、内容体验等为主要载体,其中,具有沉浸感的内容体验是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形态之一,并带来较为显著的用户体验提升。依托于今天已经普及了的移动智能终端和VR/AR等技术的逐步成熟,元宇宙初级阶段的社交、游戏和虚拟购物、虚拟驾驶、虚拟旅游等内容体验将更进一步提升舒适感、便捷感、真实感。
下一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更进一步提升,用户规模的不断积累,使用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消费、金融、生活服务等真实世界的元素将不断融入到虚拟生活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都将取得长足进步,虚拟的消费体系也将逐步形成闭环,新的虚拟经济生态将进一步形成。
未来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形态,它发展的速度到底能有多快,这些我们都还无法预知,但我们对它的期待是带来更丰富的内涵、更便捷的生活、更智能的工作。